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

開羅安大清真寺

突尼西亞雖然面積不算大,但擁有數個非常重要的「世界文化遺產UNESCO」,在開羅安(Kairouan)的大清真寺亦是其中一個。
開羅安的這名字與埃及的開羅並無關係,埃及的開羅是在公元十世紀左右,由法蒂瑪皇朝(Fatimid Caliphate 909-1171AD)所建立的,而開羅安早在公元670年,由一位入侵北菲的亞拉伯將領 Oqba bin Naf 所建立的,是伊斯蘭教徒在北菲最早的根據地。
據說公元670年,Oqba bin Naf 在開羅安,拾回他數年前,在麥加城一個聖井內,遺失的一只白杯,故他便在該處,建造了一座宏偉的清真寺,其後開羅安更成為了伊斯蘭教,繼麥加、麥地那及耶路撒冷之後的第四大聖城。在九世紀初,開羅安一度曾經成為艾格萊卜王朝(Aghlabid DynastyAD800-909)的首都。

]
當年用來建造開羅安大清真寺的建築石材,多是取自迦太基城及蘇斯城(Sousse)內的羅馬及拜占庭建築物。

雖然這座清真寺,曾遭受過多次破壞,但經過不斷修建,它當年的風采才得以保存。三面有柱廊(Colonnade)圍繞著的庭院(Courtyard),比我想像中細,院內除了有幾口洗滌用的井及收集雨水的排水口之外,還有設在中央的日照儀。

面向著主堂(Prayer Hall)有31.5米高的叫拜樓(Minaret),是現時世界上最古老的叫拜樓,樓的底部有10.7平方米,共有一百二十八級梯級到頂部,但可惜樓內是「遊客止步」的。
遊客除了不能登上叫拜樓,如是非伊斯蘭教徒,連主堂(Prayer Hall) 也不得進入,但可從主堂的巨型木門,欣賞堂內無數不同特色的柱子,傳說:“如去數算堂內柱子數目的話,會有招致瞎眼的後果”,(…實際有414根柱子)。而主堂內用來指示麥加方向的神龕(Mihrab),是在九世紀從巴格達輸入的彩瓷鑲嵌而成的。

西班牙南部的哥多華大清真寺(Cordoba Mosque),是我所到過最美的古老清真寺,而開羅安的大清真寺,在規模及精工方面,雖然都比不上,但是開羅安大清真寺,是個「活」的清真寺,擁有神聖的宗教氛圍。
寺院是個禱告的地方,而哥多華大清真寺在過去數百年來,已被異教徒及遊客,帶走了它的「靈氣」,就像一個穿了華麗衣裳,但沒有靈魂的美女一樣,總令人覺得有點欠缺和失落。

開羅安清真寺的隔壁有一個墓地,我見到所有墳墓及墓碑是沒有寫上名字,從當地導遊得知,早期伊斯蘭教中,死者名字是不重要,因為人在死後,遺下的肉體是全無意義的,故無需留下名字以作記念。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