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

尼波山

尼波山(Mount Nebo)位於安曼與死海之間,是一個海拔817公尺高的小山丘,它與以色列只有一河之隔,天朗氣清的時候,從山上可見到耶路撒冷及耶利哥(Jericho)等地。

『舊約聖經』記載,尼波山是神的僕人摩西辭世及被埋葬之地,亦是約旦境內最重要的基督教聖地,2000年已故教宗保祿二世(Pope John Paul II 1920-2005)也曾到過訪問,該處設有記念碑記念此事。

山上有一座建於二至四世紀的摩西記念修道院,而現時修道院的主教堂(The Basilica of Moses),是在六世紀擴建後的成果,堂內的鑲嵌地板尤其出色。該所教堂得以重現眼前,有賴一批耶路撒冷聖芳濟修道會的神父(Jerusalemite Franciscan Fathers),於1933年及其後多次努力發掘。

舊約聖經『民數記』二十章記載,以色列人由摩西帶領出埃及之後,在曠野遊蕩多年,到了加低斯(Kadesh)時,因缺水而動搖了對上帝的信心,摩西及他任祭司的兄弟亞倫,因而受到懲罸,不得進入神的「應許之地」。其後亞倫死在何珥山(Mount Hor現時名為Mount Aaron),何珥山是位於伯特拉古城(Petra)附近,我從下榻的酒店平台,觀看到何珥山的日出,簡直壯麗無比。

『申命記』第三十四章記載,摩西死前上了尼波山,從該處遠眺迦南全境,神對他說 :“這整片土地就是我應許阿伯拉罕,以撒、雅各 要賜給他們子孫的。我已經讓你看到這片土地,但你不能進去。”後來摩西就死在尼波山,死時一百二十歲。以色列人經過了「四十年」,艱苦的曠野流浪,最後在約書亞(Joshua)領導下,才進入了神應許的「奶與蜜」之地。
有學者認為以色列人在曠野的四十年,是神所實行的一項「民族淨化行動」 - “上帝要求進入「應許之地」的以色列人,是「全新」的一代,是已經完全脫離埃及文化及思想影響的一代,也是完完全全在以色列人當中成長的一代,故不包括摩西及亞倫,因為「應許之地」是神聖的,是屬於以色列的。”

想起來跟我們祖國所應許,對香港實行「五十年不變」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可能現時香港人平均壽命較長,四十年可能不能完全「淨化」,五十年是比較保險一點,到時英殖民下成長的一代,所留下的文化差異,相信會影響不大了。鄧小平是否從『聖經』處得來靈感,就不得而知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