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

開羅安大清真寺

突尼西亞雖然面積不算大,但擁有數個非常重要的「世界文化遺產UNESCO」,在開羅安(Kairouan)的大清真寺亦是其中一個。
開羅安的這名字與埃及的開羅並無關係,埃及的開羅是在公元十世紀左右,由法蒂瑪皇朝(Fatimid Caliphate 909-1171AD)所建立的,而開羅安早在公元670年,由一位入侵北菲的亞拉伯將領 Oqba bin Naf 所建立的,是伊斯蘭教徒在北菲最早的根據地。
據說公元670年,Oqba bin Naf 在開羅安,拾回他數年前,在麥加城一個聖井內,遺失的一只白杯,故他便在該處,建造了一座宏偉的清真寺,其後開羅安更成為了伊斯蘭教,繼麥加、麥地那及耶路撒冷之後的第四大聖城。在九世紀初,開羅安一度曾經成為艾格萊卜王朝(Aghlabid DynastyAD800-909)的首都。

]
當年用來建造開羅安大清真寺的建築石材,多是取自迦太基城及蘇斯城(Sousse)內的羅馬及拜占庭建築物。

雖然這座清真寺,曾遭受過多次破壞,但經過不斷修建,它當年的風采才得以保存。三面有柱廊(Colonnade)圍繞著的庭院(Courtyard),比我想像中細,院內除了有幾口洗滌用的井及收集雨水的排水口之外,還有設在中央的日照儀。

面向著主堂(Prayer Hall)有31.5米高的叫拜樓(Minaret),是現時世界上最古老的叫拜樓,樓的底部有10.7平方米,共有一百二十八級梯級到頂部,但可惜樓內是「遊客止步」的。
遊客除了不能登上叫拜樓,如是非伊斯蘭教徒,連主堂(Prayer Hall) 也不得進入,但可從主堂的巨型木門,欣賞堂內無數不同特色的柱子,傳說:“如去數算堂內柱子數目的話,會有招致瞎眼的後果”,(…實際有414根柱子)。而主堂內用來指示麥加方向的神龕(Mihrab),是在九世紀從巴格達輸入的彩瓷鑲嵌而成的。

西班牙南部的哥多華大清真寺(Cordoba Mosque),是我所到過最美的古老清真寺,而開羅安的大清真寺,在規模及精工方面,雖然都比不上,但是開羅安大清真寺,是個「活」的清真寺,擁有神聖的宗教氛圍。
寺院是個禱告的地方,而哥多華大清真寺在過去數百年來,已被異教徒及遊客,帶走了它的「靈氣」,就像一個穿了華麗衣裳,但沒有靈魂的美女一樣,總令人覺得有點欠缺和失落。

開羅安清真寺的隔壁有一個墓地,我見到所有墳墓及墓碑是沒有寫上名字,從當地導遊得知,早期伊斯蘭教中,死者名字是不重要,因為人在死後,遺下的肉體是全無意義的,故無需留下名字以作記念。















哭牆

「哭牆」(Wailing Wall)現已收稱為「西牆」(Western Wall),相信現時以色列人會跟你說,他們的哭牆已搬到「稅務局」了。
西牆原是「所羅門王聖殿」西面的一度牆,亦是羅馬人大規模破壞後所僅存的。
「西牆」是以色列國魂的象徵,以色列兩次亡國之後,直至十三世紀才可在現時「西牆」位置禱告,祈求「彌賽亞」的來臨,更哭訴「亡國之苦」,故當時被稱為「哭牆」。
「西牆」曾在1948至1967年間為約旦所佔領,長達十九年猶太人不能踏足「西牆」,可算得是有冤無路訴。在1967年的「六日戰爭」中,以色列如有神助地,不單打敗阿拉伯國家的聯軍,更奪回「西牆」的主權。直到現在「西牆」仍然是猶太人「民族」及「宗教」的象徵。

現時來到「西牆」的信衆,不單只是哭訴、祈禱和懺悔,在該處也經常有歡樂的宗教儀式舉行;如猶太少年滿十三歲時所行的「成年禮」等,故現時不再稱之為「哭牆」,因猶太人的苦難日子,經已成為過去。

耶路撒冷舊城區有八座城門,我從南面的糞門(The Dung Gate)入「西牆」,「西牆」內外保安非常嚴密,經過檢查關卡之後,便見到「西牆」的範圍,築了一道頗高的金屬圍牆,並且分隔男、女兩部份。進入「西牆」男士一律是要載帽,而女士並無嚴格規定。

我雖不是猶太教徒,但亦借此機會依照傳統,將祝福字句放入西牆上的夾縫,祈求這個多波多折,歷史猶久的年輕國家,早日得到「平安」。

我從分隔男、女信衆區的圍牆夾縫,望過男信衆區,見到部份人仕穿上傳統服飾,而每位男士不論年紀,臂上及頭頂,都佩載了有經文的盒子,而那些盒子內,藏有只能用顯微鏡,才可見到的手抄經文,手工精美而且價值不菲,那是父親送給他們的「成年禮」禮物。

環望四周女信眾區,到來禱告、頌經或哭訴的女士,各類年紀都有,並且非常投入,相信除了信仰之外,也可能亦是日常生活中,最佳的「減壓」方法。

香港也不妨設一度「哭牆」,供市民光明正大「哭訴」一翻,相信對大眾的心理健康,有莫大的幫助。







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

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

雨果(Victor Hugo1802-1885) 名著『鐘樓駝俠Notre-Dame de Paris』的故事是發生在1482年的巴黎,記得其中一場,描述駝俠加西莫多(Quasimodo) ,將因被指是女巫的吉普賽女子愛絲米拉逹(Esmeralda),從火刑場救出之後,便逃進巴黎聖母院,他一面挽著愛絲米拉逹,另一面就呼叫著 “Sanctuary…..”。
公元四至十七世紀,歐洲部分國家的法律,是容許教堂擁有庇護權(Right of asylum),承認宗教有權保護,某些因為不同政見或宗教的人,甚至被控犯罪的人。要求庇護者,只要到達指定的範圍或觸摸到教堂內的某一件物件,便可受到教堂一段時間的保護,好讓那人考慮,是否接受世俗的審判或是流亡國外。直至十五及十六世紀歐洲國家,才紛紛將這個傳統廢除了。
在伊斯法罕最古老的清真寺-星期五清真寺 (Jame Mosque),我出乎意料地,見到 伊斯蘭教也有同樣的傳統。在清真寺的出入口處,現時仍然懸掛著代表庇護權的鎖鏈。



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,是伊朗最古老而還被使用的清真寺。該寺初建於八世紀,經過多個不同朝代加建及改建,才成現時的規模。而清真寺的東南出入口,因與Qeysarriyeh Bazaar大巴扎為鄰,故令清真寺外觀稍為遜色,這一帶曾在「兩伊戰爭」時受到破壞,在我參觀期間,不少維修工程仍在進行。



寺院主要建造材料,以黃土磚為主,一系列精美圖案的藍色瓷磚及灰墁藝術(stucco),將牆壁、高柱及圓頂天花,裝飾得美輪美奐,而寺內的採光技術,更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全寺分有四個祈禱區,以長廊相連,在西面祈禱區的深處,有一個扇形矮柱的女性祈禱室,非常有特色,令人有一種安全及恬靜的感覺。





廣闊的庭園,建有四個供門及兩個叫拜樓,而中央有一個潔淨用的水池。
在庭園內見到不少當地「閒散」的人,也是我所到過的伊朗城市中,見到最多「閒散」人聚集的地方,勿以為這只是西方大城市獨有產物,這些人隨意地生活著,有些在禱告、睡覺或是閒談,各自有自己的天地,似乎將這庭園成為他們生活的落腳點,奇怪的是在這個如此極權的國家,也容許一些存在於制度以外的人。難道在入口處那古老的鎖鏈,現時還能發揮一些不成文的作用?



















尼波山

尼波山(Mount Nebo)位於安曼與死海之間,是一個海拔817公尺高的小山丘,它與以色列只有一河之隔,天朗氣清的時候,從山上可見到耶路撒冷及耶利哥(Jericho)等地。

『舊約聖經』記載,尼波山是神的僕人摩西辭世及被埋葬之地,亦是約旦境內最重要的基督教聖地,2000年已故教宗保祿二世(Pope John Paul II 1920-2005)也曾到過訪問,該處設有記念碑記念此事。

山上有一座建於二至四世紀的摩西記念修道院,而現時修道院的主教堂(The Basilica of Moses),是在六世紀擴建後的成果,堂內的鑲嵌地板尤其出色。該所教堂得以重現眼前,有賴一批耶路撒冷聖芳濟修道會的神父(Jerusalemite Franciscan Fathers),於1933年及其後多次努力發掘。

舊約聖經『民數記』二十章記載,以色列人由摩西帶領出埃及之後,在曠野遊蕩多年,到了加低斯(Kadesh)時,因缺水而動搖了對上帝的信心,摩西及他任祭司的兄弟亞倫,因而受到懲罸,不得進入神的「應許之地」。其後亞倫死在何珥山(Mount Hor現時名為Mount Aaron),何珥山是位於伯特拉古城(Petra)附近,我從下榻的酒店平台,觀看到何珥山的日出,簡直壯麗無比。

『申命記』第三十四章記載,摩西死前上了尼波山,從該處遠眺迦南全境,神對他說 :“這整片土地就是我應許阿伯拉罕,以撒、雅各 要賜給他們子孫的。我已經讓你看到這片土地,但你不能進去。”後來摩西就死在尼波山,死時一百二十歲。以色列人經過了「四十年」,艱苦的曠野流浪,最後在約書亞(Joshua)領導下,才進入了神應許的「奶與蜜」之地。
有學者認為以色列人在曠野的四十年,是神所實行的一項「民族淨化行動」 - “上帝要求進入「應許之地」的以色列人,是「全新」的一代,是已經完全脫離埃及文化及思想影響的一代,也是完完全全在以色列人當中成長的一代,故不包括摩西及亞倫,因為「應許之地」是神聖的,是屬於以色列的。”

想起來跟我們祖國所應許,對香港實行「五十年不變」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可能現時香港人平均壽命較長,四十年可能不能完全「淨化」,五十年是比較保險一點,到時英殖民下成長的一代,所留下的文化差異,相信會影響不大了。鄧小平是否從『聖經』處得來靈感,就不得而知了。